印尼和美國政府已正式就啟動兩國互惠貿易協定談判的框架達成一致。
根據一份聯合聲明,雙方達成的共識之一是美國要求印尼取消對包括關鍵礦產在內的多種工業產品的出口限制。
對此,印尼礦業協會 (IMA) 執行董事亨德拉·西納迪亞 (Hendra Sinadia) 表示,該協會仍在等待政府就該協議翻譯做出官方解釋。
原因在于,就重啟原礦出口而言,印尼自身目前推行的政策是鼓勵國內原材料加工。
“因此,任何開采出來的礦物都必須經過加工,并以具有附加值的形式運輸,這樣它們就不再是礦石了;蛟S需要仔細考慮。我們需要先研究一下,或者等待政府發布更正式的聲明,”亨德拉周四(2025年7月24日)在雅加達表示。
另一方面,亨德拉認為,印尼實施下游項目的成功恰恰在于禁止原材料出口的政策。因此,如果該協議最終導致原材料出口被取消,印尼實際上將遭受挫折。
“所以,我的理解是,這并非鼓勵投資關鍵礦產,而是鼓勵投資后,這些礦產產品可以出口到印尼。我想美國也了解印尼的監管情況,對吧?這就是他們要求我們解決非關稅壁壘的原因。但如果我們看一下美國的立場文件,在非關稅壁壘方面,并沒有要求重新實施出口禁令,所以這無關緊要,”亨德拉說道。
另外,國家經濟委員會 (DEN) 成員塞普蒂安·哈里奧·塞托 (Septian Hario Seto) 強調,該聲明并不意味著印尼政府必須撤銷原礦出口禁令。
塞托解釋說,重點在于國內冶煉廠生產的加工礦產,而非原礦。據他所說,印尼政府不會解除原礦出口禁令。
當被問及美國-羅德島州框架協議的聲明是否意味著印尼政府應該撤銷對原礦和精礦出口的禁令時,他于周三(2025年7月23日)告訴CNBC印尼頻道:“不,那些是工業商品,所以是加工礦物。”
請注意,根據2020年第3號《礦產和煤炭開采法》(Minerba Law),原礦出口禁令將于2023年6月10日生效。
(關鍵字: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