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反內卷”政策信號持續釋放,市場對行業格局優化的預期增強,國內工業品期貨市場集體大漲。
7月23日,多晶硅期貨、焦煤期貨、玻璃期貨開盤再度大漲,多晶硅期貨主力合約早盤一度漲停,盤中最高觸及每噸53165元,再創上市以來新高;工業硅期貨主力合約早盤漲超2%,一度站上萬元關口;煤炭板塊中,焦煤主力合約再次觸及漲停,漲幅達11%,報每噸1135.5元。
據新華財經數據統計,7月以來漲幅居前的品類集中在新能源產業鏈(多晶硅、碳酸鋰)、黑色金屬(焦煤、焦炭、鐵礦石、螺紋鋼等)、建材(玻璃、PVC、水泥)以及化工(堿、尿素、紙漿、橡膠、苯乙烯等)等板塊。
數據顯示,截至7月22日收盤,7月以來多晶硅主力合約大漲超47.2%,焦煤主力合約上漲27.09%,玻璃主力合約漲幅達24.16%,工業硅主力合約上漲19.4%,鐵礦石主力合約漲15.02%,螺紋鋼主力合約上漲4.54%,橡膠主力合約漲4.86%。
從本次漲幅居前的新能源產業鏈看,國投期貨分析師張秀睿表示,此輪多晶硅期貨價格上漲背后,除工業硅價格走強帶動原料成本抬升外,核心源于市場對相關政策預期的持續發酵,當前市場交易邏輯主要受光伏“反內卷”預期的主導。
張秀睿表示,高庫存仍是制約多晶硅價格上漲的主要因素,但短期內受政策情緒的推動,市場呈現出“漲價去庫”的特征,產能出清是一項系統性工程,需要持續跟蹤。目前,硅片價格在完全成本核算下已大幅調漲,多晶硅的成本壓力初步向下傳導,后續聚焦關注電池片、組件環節的價格跟漲節奏。總體來看,在政策驅動的情緒支撐下,短期多晶硅期貨價格或維持震蕩偏強,后續需進一步關注政策細節。
對于黑色金屬本輪漲勢,多數分析師表示,一則有關“煤礦生產核查”的通知推動黑色系期貨市場走強,疊加部分鋼廠對焦煤第二輪提價的情緒提振,在政策預期的支撐下,黑色系金屬價格呈高位波動的行情。
一德期貨分析師張源表示,從基本面看,焦煤及焦炭供應格局仍顯緊平衡。一方面,前期山西等地的環保、安監等因素導致的減產尚未完全恢復;另一方面,本輪盤面上漲顯著帶動了現貨補庫、期現套利(正套)入場以及貿易商囤貨行為,這些操作共同加速了現貨去庫節奏,形成價格上漲的正反饋循環。
中信證券研究煤炭與氫能行業首席分析師祖國鵬認為,目前動力煤處于迎峰度夏的旺季,下游采購需求逐步釋放。隨著高溫天氣的持續,短期動力煤需求和煤價仍有擴張空間。若后續穩增長政策或重大基建項目建設的預期進一步疊加,則有望推動煤價超預期。
南華期貨黑色產業研究組負責人周甫翰分析稱,本輪黑色系行情始于超跌后的預期差修復,目前已進展到政策預期主導的情緒脈沖行情,短期內政策預期難以落地,盤面波動仍將加劇。中金公司表示,近期數據顯示基本面數據有所邊際轉弱,鋼材減產去庫供需雙弱,鐵水產量小幅下滑,淡季基本面韌度仍有待觀察。市場需要關注黑色系“反內卷”的落地形式與節奏。
對于玻璃、純堿走勢,建信期貨認為,目前行業尚未出臺明確的“反內卷”相關文件,但從供應方面看,近期由于部分光伏玻璃企業計劃減產,導致玻璃日熔量(即每天實際生產能力)下降,浮法玻璃(日常建筑裝飾玻璃的主要種類)的供應也相應減少。隨著供給減少,廠家端庫存壓力有所緩解,短期內對玻璃價格構成支撐。但目前行業中游庫存處于高位,成為價格上行的主要阻力,而玻璃產能去化進程緩慢,導致后期庫存存在進一步累積壓力。
建信期貨稱,目前行業“反內卷”政策仍未正式出臺,市場還處于交易行業“反內卷”政策出臺的預期中。因此,盤面走勢短期偏強,后續需關注政策落地情況,市場應保持謹慎。
多位接受新華財經采訪的分析師均表示,部分商品的價格反彈幅度超出預期,涉及“內卷”的多數品種在實際上還保持著較為過剩的局面,供需關系尚未得到實質性改善,對于后續走勢仍維持謹慎態度,需要警惕市場情緒降溫引發的價格波動風險。
(關鍵字:反內卷 多晶硅 工業硅 焦煤 焦炭 黑色系行情)